服装业库存高烧不退
我国服装业陷入高库存漩涡之中,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增加。为了消化库存,服装企业或疯狂打折促销,或用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清理库存,有的也通过批发渠道缓解压力。专家指出,促销让利只能救急,从长远来看,加强产品创新设计、降低同质化、建立精细的库存控制流程,才能令企业走出困境。
“如果把目前全国库存的服装拿出来卖,只怕三年都卖不完。”业内人士的这一评价,尽管听起来夸张,但却形象地描绘出国内服装行业目前面临高库存压力的现状。
已经上市的李宁等运动休闲服装“大佬”和一些中小型企业都陷入了“去库存”和打折“抛货”的漩涡。专家指出,促销让利只能救急,从长远来看,加强产品创新设计、降低同质化、建立精细的库存控制流程,才能令企业“卖一挣一”而非“买一赠一”。
库存是服装企业的通病,也是服装企业的“致命伤”
“要看这个行业谁能赚钱,就看谁的库存更干净。”业内人士分析说,从目前来看,运动类和休闲类服装企业最为“受伤”。特别是运动服饰,由于设计和用料选择受到一定限制,同质化现象严重,加上不少国内品牌定位不清,竞争优势被不断弱化,对于这些企业而言,去库存比获得新订单更为重要和紧迫。
李宁近日公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订货会数据,其中服装产品订单数量和订单金额同比下降均超过20%。公司坦言是为了避免对零售端产生新的存货压力,主动与经销商沟通,控制订单安排,并计划在今明两年致力于清理零售端库存。
由于陷入高库存漩涡之中,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更高,这在一定程度上令市场对其经营能力表示担忧甚至质疑。近年来,国内多家服装企业争先恐后地申请IPO,但被拒之门外的不在少数,库存率已成为市场的一个关注焦点。
今年5月,具有“男人衣柜”之称的海澜之家IPO“折翼”。从其招股说明书中看到,截至2011年年底存货合计38.7亿元,占资产总额的56.94%,其中库存商品达到15.2亿元。而维格娜丝时装、淑女屋、舒朗服饰等IPO被否的服装企业,库存率亦是居于高位,大都超过资产的四五成。
“库存阴霾”从何而来?
近年来,国内许多服装企业的库存似乎一下子集中爆发,“库存阴霾”究竟从何而来?“好不容易熬过了金融海啸,却又遇到欧债危机。”服装行业人士分析指出,人力成本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贸易环境的变化,使得近两年服装企业的经营环境“风云突变”。
一些服装企业今年的出口订单急剧下滑,大量囤货被迫转为内销,加上经济不景气、消费相对疲弱又造成了大量库存积压。
在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,产品库存的周转变慢,既占用了运营流动资金,又导致企业无法更新产品,而没有新品就没办法吸引到更多的顾客,业绩就会严重下滑,从而加剧资金周转困境,甚至最终致使整个经营陷入绝境。
此外,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采用“订货会”的供应模式,提前半年至一年生产产品,且主要依赖下游分销商而不是消费者提供市场信息,企业对消费形势的判断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过于乐观,产品产量远远大于市场实际消化量。
休闲、运动服装等属于大众快速消费品,一旦过季就会快速贬值。而且,服装企业的特性是要不断地推出新品,无法先清理完存货再重新投入生产。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生产,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库存“越滚越大”。
女性得了外痔疮怎么办包皮龟头炎一般用什么药膏
儿童慢性胃炎的饮食调理
用食物缓解酒后头晕头痛